◎網路收集的動人心弦【詩詞歌賦】篇 ~ ~ ~


 


 


 


 


明月


東坡詞中常有月,是明是缺,往往都有著多樣的意涵,人月之間,總是有說不盡的轇轕。一輪明或者不明、圓或者不圓的月,照李白,照東坡,照楊喚,照我。照東坡的月反射出怎樣的光芒呢?先從月意象最豐富的〈水調歌頭〉看起吧: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一起首就是一個「天問」,「明月幾時有?」什麼時候開始有月亮的呢?這就挑起了生命無解的根源問題,而這樣的問題的出現,往往也就是一番尋索的開始。問「明月幾時有」在我看來,等於是問「生命究竟是什麼?」也暗藏了許多相生的問題,就開啟了全篇。之所以將「明月幾時有」這樣的問題「把酒問青天」,是以月為昔在、今在、往後仍在之物,作為一個宇宙的律、或者一條生命長流的象徵。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承上啟下,帶出仙境與人間的對照,字面上看來,是說想到月(天上宮闕)之不受時間限制(今夕是何年),當下情感上的反應是「欲乘風歸去」,但在多想一層,「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這一方面可以將「瓊樓玉宇」看成是一種完全超脫世俗、抽離於人情物外的「仙境」,東坡否定了,他沒有要跳出生命長河之外,他是「情之所鍾」之輩,不勝「太上忘情」之寒,不如在人間「起舞弄清影」;另一方面,或者可以扣到之前的生命難題,當他更深地迫近自己、反視生命,生命本身無解的情緒使他「恐」且「寒」,像〈後赤壁賦〉中「凜乎其不可留也」的感受一般。


 


下片,月又變成了一個如影隨形的、總是以它的圓照人事之缺的形象,「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無所不在的月光照的是他無所遁逃的情緒,人與月開始有密切的對照關係,「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是強烈的反襯,襯出無情天地中的有情人、不變的明月下擾動的人情物事。


 


之後又作翻轉,將人與月連結了起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人長久」「共嬋娟」。原本以月反襯人生的短暫與缺憾,是很深刻的情感流露,然後作了一個哲理的反省:月也有陰晴圓缺,並不影響月的本質;人的悲歡離合,也不改變生命的本質。如此明月與人生可以相互應和起來。


 


最後,再回到情感層面,以月為聯繫兩地有情人的媒介,共一月,情相連,「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但願人情長久,作為生命不變的本質之一,便可以超越悲歡離合、陰晴圓缺。


 


大約可以歸納出,月在哲思上,是作為東坡「變與不變」的辯證,在情感上,常襯出人事的缺憾與蒼涼。〈江城子〉最末:「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一片無限淒冷的場景。蘇軾作〈水調歌頭〉「兼懷子由」,兩人雖受空間阻隔,仍一情相繫,能夠「千里共嬋娟」,但在〈江城子〉,他懷念死去的妻子,與他共一「明月夜」的,只有「短松岡」,說不盡的蒼涼在言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