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0 竹塹城迎曦門《國定古蹟》 (新竹市東區)
▲國定古蹟竹塹城迎曦門,位於新竹市東門街中正路口。
▲迎曦門匾額:左書「道光戊子季冬」,右書「署同知李慎彝監造」。
這次為了探尋新竹神社遺跡,特別順道再度造訪新竹市區的部分古蹟,新竹市與台南市的感覺很像,走到那似乎處處都有古蹟,剛好這兩個城市都曾在年少時期待過幾年,當然更有特別的感情。新竹市區內一共有五個國定古蹟,其中竹塹城迎曦門、新竹火車站、新竹州廳(新竹市政府),是比較容易經過及造訪的,另外進士第(鄭用錫宅第)及鄭用錫墓可能就要特別安排了。因為以前拍的照片很難翻找,這次就特別列為造訪對象,再次拍攝整理起來。
竹塹城(淡水廳城)是清朝在新竹市建設的城池,創立於雍正元年(1723年),是當時淡水廳廳治所在。現存的磚石城池完成於道光九年(1829年)。該城池位於今日的新竹市中心,因此有時也用「竹塹城」一詞來代指新竹市。日治時期,1901年北門大街金德美商號大火,將整個北門付之一炬。1902年,總督府實施市區改正,開始拓寬道路並拆掉城牆與城樓,南門、西門也被拆除,只剩東門(迎曦門)存留至今。原來以防禦為用的護城河,河水成為灌溉用圳道——振利圳。因此迎曦門便成為竹塹城現今唯一留存的城門,是國定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