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收集的動人心弦【詩詞歌賦】篇 ~ ~ ~


 


 


 


 


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作此篇兼懷子由。【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註釋]


 


 


 [子由]蘇軾弟蘇轍,字子由。[天上宮闕]指月中宮殿,闕,古代宮殿前左右豎立的樓觀。[瓊樓玉宇]美玉建築的樓宇,指月中宮殿。[不勝]不堪承受。[弄]賞玩。[朱閣]朱紅的華麗樓閣。[綺戶]雕飾華麗的門窗;[共]共賞。[嬋娟]美麗的月光。


 



[譯文]


 


明月從何時才有?手持酒杯來詢問青天。不知道天上宮殿,今年是哪年。我想要乘御清風歸返,又恐怕返回月宮的瓊樓玉宇,愛不住高聳九天的冷落、風寒。起舞翩翩玩賞著月下清影,歸返月殿怎比得上在人間!轉過朱紅樓閣,月光低灑在綺窗前,照到床上人惆悵無眠。明月不該有什麼怨恨,卻為何總在親人離別時候才圓?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但願離人能平安康健,遠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


 



[簡要評析]


 


本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詞人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美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反自己遣世獨立的意緒和往昔的神話傳說融合一處,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可以說是一首將自然和社會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詞上片寫望月奇思,幻想遊仙於月宮。下片寫賞月後的體司與希望。詞人視月為有生命、有情感之友伴,既可感客觀存在自然之美,亦可領略人情之愛,達到物我交感,人月融一的境界,體現了極富人情味的美好願望。從月亮的轉移變化,盈虧圓缺,聯想到人生的悲歡離合,從而得出不應事事都求完美無缺的結論。全詞構思奇幻,豪放雋秀,以詠月為中心表達了遊仙「歸去」與直舞「人間」、離欲與入世的 盾和困惑,以及曠達自適,人生長久的樂觀枋度和美好願望,格富哲理與人情。立意高遠,構思新穎,意境清新如畫。最後以曠達情懷收束,是詞人情懷的自然流露。情韻兼勝,境界壯美,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此詞全篇皆是佳句,因其意境優美,富於哲理,情感動人,而絕唱至今。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累除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曾通判杭州、知密州、湖州、穎州等。元豐二年(1079)以謗新法罪入獄,貶黃州。紹聖初,又貶惠州、儋州。徽宗立,赦還,卒於常州。追諡文忠。博學多才,詩詞文賦書畫俱佳。詞開豪放一派,婉約詞也多有佳什。著有《東坡七集》、《東坡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風之足跡 的頭像
    風之足跡

    風之足跡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