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03 宜蘭忠烈祠《宜蘭神社》(宜蘭員山)
▲ 筆直的步道朝上通往山丘,可明顯感受到昔日神社鳥居的意境。
▲ 最上層的宜蘭縣忠烈祠。
這趟行程安排連兩天在宜蘭員山爬山,前一日(8/2)爬了內員山(標高75公尺、三等三角點1003號)、三針後山 (標高815公尺、二等三角點1022號)、鎮頭山〈枕頭山〉(標高307公尺、土地調查局調圖根點)等三座山;今天仍留在宜蘭員山,繼續拜訪大湖庄〈大湖山〉(標高214公尺、土地調查局調圖根點)、貢仔子湖山(標高385公尺、內務局補助三角點)、大湖山〈枕頭山〉(標高438公尺、三等三角點4161號)、蜊埤山〈大湖山東南峰〉(標高380公尺、殖產局三角補點)、 員山(標高43公尺、二等三角點1204號已失、 另立有員山鄉 No. 02水準點)、太陽埤山(標高75公尺、三等三角點735號)、外員山(標高12公尺、三等三角點1096號)、崩山湖山(標高310公尺、內務局補助三角點)等八座山。
▲員山公園面積不大,但小橋流水、池塘錦鯉,
為園區增添不少生氣。
今日(8/3)於拜訪員山的員山鄉 No. 02水準點時,發現這裡正好就是宜蘭縣忠烈祠所在地,而宜蘭忠烈祠也是日治時期的宜蘭神社,就順遊這個有歷史意味的景點。宜蘭神社是台灣最早設立的地方神社,落成於明治38年(1905年), 最初設立於宜蘭公園(今中山公園)。後來因神社建築逐漸腐朽, 且考慮公園腹地有限,後來的宜蘭廳長小松吉久於大正7年(1918)將神社遷建於臺北州宜蘭郡員山庄外員山(今宜蘭縣員山鄉外員山員山公園)。宜蘭神社主祀能久親王、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與天照皇大神。於1906年6月21日舉行鎮座式,之後在1927年4月18日列為縣社。在二次大戰後,宜蘭神社建築遭到拆除命運,改建為宜蘭縣忠烈祠,山丘下方的神社參道及林園, 則被改建為「興國新村」,安置當時由大陸撤退來台的軍民。民國62(1973年), 政府將此地規劃為員山鄉都市計劃公園預定地,民國85年(1996年)拆除地上物;民國86年(1997年)員山公園落成。員山公園面積不大,但小橋流水、池塘錦鯉,為園區增添不少生氣。 忠烈祠所在的山丘也有新闢環山步道,提供民眾踏青遊憩,鄉公所也重塑了昔日宜蘭神社空間意境,園區內充滿了歷史氛圍。
▲「員山公園開發沿革」說明牌。
根據網路資訊,台灣光復後,宜蘭神社及其附屬設施遭到嚴重破壞,現在忠烈祠的石階路入口之銅獅、 銅馬已非舊物。銅獅不知去向,銅馬則被移至宜蘭市的文昌廟放置,現在的銅馬是雕刻家林正仁依原馬翻模所重鑄。 參道兩側的石燈籠則遭敲毀,目前僅剩部份遺跡,散落於銅馬前的平台草地上。由員山忠烈祠觀景台可眺望蘭陽平原, 視野佳,是一處小而美的休閒好去處。因還有計劃要爬的山,在這裡摸過基石、隨興走走後,便繼續後面的登山行程了。
▲停車廣場。
▲筆直的步道朝上通往山丘,
可明顯感受到昔日神社鳥居的意境。
▲筆直的步道通往山丘,右方立有銅馬。
▲銅馬附近放置了兩輛國軍的M24型霞飛式坦克車。
▲「宜蘭縣忠烈祠」石柱地標。
▲此銅馬並非舊物,
原神社銅馬已被移至宜蘭市文昌廟放置,
現在的銅馬是雕刻家林正仁依原馬翻模所重鑄。
▲銅馬下方之說明石碑。
▲回望下方涼亭。
▲回望銅馬及「宜蘭縣忠烈祠」石柱地標等。
▲銅馬及國軍的M24型霞飛式坦克車。
▲爬上石階通過忠烈門,為昔日神社鳥居所改建。
▲忠烈祠位於石階步道最上層。
▲回望忠烈門。
▲最上層的宜蘭縣忠烈祠。
▲史前文物出土處。
▲噶瑪蘭通判楊廷理在將近200年前曾登上這座小丘,
有詩『登員山』流傳於後世:
莫訝員山小,龜山許並肩,千尋壓海浪,一撮鎖溪煙;
蟠際真隨地,安排本任天,披荊紓倦眼,吟望好平田。
▲員山忠烈祠觀景台眺望蘭陽平原。
▲ 神社已成殘跡。
▲員山忠烈祠觀景台俯瞰來時路。
▲員山忠烈祠觀景台眺望蘭陽平原景致。
▲「神社的意義」說明牌。
▲「宜蘭神社的興建」說明牌。
▲神社舊照。
▲原路再經忠烈門下石階步道。
▲咦!這裡也有一匹只露出頭的銅馬?!
▲員山:標高43公尺、二等三角點1204號已失、
另立有員山鄉 No. 02水準點。
▲員山鄉 No. 02水準點所在位置。
▲宜蘭忠烈祠全景。
﹝本篇選取照片數:30﹞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