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6.6.24(六)
人員:兩大兩小


溽暑的季節又來臨了,又是令人陷入煎熬的日子。

要不要出門爬山,是心裡的煎熬!
出了門去爬山~那就真的是又煎又熬了!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期:2006.6.17(六)
人員:一家四口

時值六月驪歌響起時節,小兒子因故無法繼續就讀幼稚園,既無法與同學一齊輕唱驪歌,那就自己幫他辦個畢業儀式好了。之前,小兒子聽說玉山是台灣最高的山,又看到老爸以前的登頂照,似乎很憧憬。但年紀尚小,豈可因想去就貿然前去。剛好趁著雪山隧道的通車,借道去拜訪與玉山名字還蠻像的一座宜蘭名山~阿玉山,也算聊表心意了。只是回來後,鑽行茅草的結果是換來小兒子一臉菅芒過敏的紅癢,看來又得好一陣子才能恢復了。也許是個人體質的關係吧,大兒子從來沒有這個問題,小兒子卻老是鑽完草後就會帶著“紀念品”而回,真是奇怪?

話說有了國道四號後,到東勢、中橫等中部地區登山比往昔方便多了,現在又有了國道五號,要到美麗的大台北後花園~宜蘭走走,對目前還是習慣也需要以一天來回的我們來說,雪山隧道的通車真的是等候已久的佳音。

6月16日下午一點才通車,對於隔日就計畫借道雪山隧道的我們,因為塞車的新聞心中有些忐忑。早上<7:20>左右出發,<7:42>經大溪交流道進入北二高,<8:22>轉入國道五號。曾經在去年走過一次由坪林匝道去回的行程,因此前段算是走過。等到過了坪林管制站後就是全新的體驗了。<8:37>於隧道前塞了3分鐘後正式進入雪山隧道。隧道內車行速度實際並無法達到最低速限50公里(隧道內速限為50-70公里),當然也不可能保持兩個消防栓50公尺的車距,大夥懷著興奮的心情看完一公里設置的一個個圖騰後,<9:02>終於駛出12.9公里長的雪山隧道重見光明,久違的蘭陽平原也終於在眼前展開了。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期:2006.5.21(日)
人員:一家四口

台灣小百岳的套書是在2003年9月初版,當時買這一套書也只是當作登山資料之一,並不會特意要完成所謂小百岳。這些年來帶著兩個小朋友持續爬山,對於之前沒有走過的地方,也可以在這裡找到一些登山資訊。不過翻看著前5集的50座,原來加上買書之前就陸續爬過的山,也只剩下大橫屏山還沒拜訪過。原先大橫屏山並未列入近期能夠安排攀登的對象,感謝千岳俱樂部的熱忱與開拓,有機會安排了大橫屏山之行。

二月份帶著小朋友爬完八仙山,走過了谷關七雄等行程後,曾兩次南下台中嘗試拜訪大橫屏山,可惜均因天候不佳,只能放棄或另外安排其他行程。因為擔心天氣漸熱、雨季將近,趁著天氣還不錯,還是選在禮拜天的日子安排南下,避免未來無法預期的變數。

<05:00>一早就被蚊子叮起來,正好起床。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月來到這條稜線公路兩趟,一次是利用下午時光去散散步及拜訪虎頭山南峰的基石~台灣省政府圖根補點(標高140公尺),順便去看看已經忘了來了幾次的虎頭山基石,展望依舊不錯。

這回仍是一家四口利用傍晚時分去桃園龜山的東嶺頂山瞧一瞧,路況果然不好,還被一條數公尺的長蟲嚇了一跳。因為誤估時間,基石一遊後時間已向晚,另一座附近的山頭有機會再來拜訪了,回頭再到虎頭山區走走。

車行過虎頭山登山口後約300公尺見左手邊立有「福頭山登山口」牌子。停車後步行進入登山口,不取直行山徑,取右上到一個小山頭,即可見到福頭山的基石~住都局048號(標高254公尺),靠崖邊附近另有一顆小小基石。

基石旁立有一個木製牌子「最愛高點360度全方位景點」,本來是想到附近欣賞黃昏景致的,此刻天色漸暗,卻反而看到了全方位的夜景。感覺比附近環保公園的視野還好,不趕路的話上來看看也是不錯。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期:2006.5.6(六)
人員:一家四口

一早行車南下至湖口附近,警廣路況傳來三義以南正在下雨的訊息。此刻天氣仍晴朗,還是回頭留在北部比較保險,決定改轉三峽探尋基石才剛被挖掘出來的三峽十七寮山及新店大丘田山。至於分居稜線兩頭的山要如何連走,因為接駁等考量就邊走邊盤算了。

回頭北上國一轉國二再轉國三,於<9:10>下三峽交流道。續接上台三線北上約4.5K抵橫溪三叉路,再右轉縣道110往新店方向,行約7.2K見路左保儀宮隨即右轉北102道路。保儀宮斜對面往綠園土雞城小道路為經安新山連走粽串尖的登山口。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15592)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期:2006.4.22(六)
人員:一家四口

自從第一次爬上尖山,就想再來一次。這次找了一個理由終於要再度拜訪尖山了。

當年在雨中登頂,既無法盡情展望,也未逢杜鵑花開季節。只記得一路的爛泥以及擠滿五顏六色雨衣的山頂,連三角點都被人堆給淹沒,一回首卻已是多年前的往事了。

早上五點多起床時,突然覺得有點懶,也忘了原來要爬尖山的動機,還在想車程是否稍微遠了些,前陣子又下過大雨,有沒有必要再跑到那麼遠的深山裡頭呢?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6年4月15日全省大雨,走二高往中部繞了一圈,沒有達成預定的目的。

車子在大雨中來回兩度經過了二高竹南段,

某個高點上,

在某一年寒風颼颼中登頂竹南尖筆山的影像,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南湖及大霸的夢已遠,只能在記憶中尋找他們的身影~~~
但只要心中還有夢,處處都有可能幻化成未來的夢境~~~

一遊塔曼~
模糊的影象中還記得初訪北縣第一高峰完成後當時的喜悅心情。

二遊塔曼~
卻已相隔八載。同樣的從巨木區登山口往返登臨,不同的是多了兩個稚兒同行。喜悅的心情依舊,但登頂的過程因為森氏杜鵑而更增添了浪漫滋味。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通常都會是「雨紛紛」的清明時節,一早還是延續著數日來的晴朗天氣,想想是可以找個沒去過又需要幾天連續好天氣加持的地方走走,因此臨時改變計畫轉往烏來山區探訪羅宏山。遲遲未能造訪此山,主要的原因是印象中此山似乎比較不是那麼容易親近,路途遙遠山路難測,這次評估後還是選擇由孝義原路往返機會可能大些,但帶著兩個小朋友同行,並不是有十足的把握能夠順利登頂。


日期:2006.4.5(三)
天氣:晴→陰→雨
人員:一家四口  

(括弧內標高為高度計概估)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桃園大溪也有間【龍山寺】,寺後鋪有石階步道,寺左寺右皆可上登。取右行可通過古樸石砌矮牆石階,由左走則穿越幾株巨木成蔭步道。左右相連寺後再拾級而上,短短十幾分鐘的路走來舒適視野甚佳,途中並建有三座休憩涼亭,分別為【福山亭】、【祿山亭】、【壽山亭】,福祿壽一字不缺,滿路祝賀,三喜臨門。

大溪也有個【壽山】,就在壽山亭所在的山頂。展望不錯,既可遠眺青山亦可鳥瞰近景,鳥嘴尖群山中的鴻禧山莊一字排開橫列眼前,壽山山腳下的龍山寺則莊嚴肅穆近在眼前。

壽山,標高222公尺,水準點 HS No.04 (77-7)

登山口資訊:大溪往三峽台三線過妙法寺後,抵永福國小前之永福站旁龍山寺。
登頂時間:全程石階,上山約15分,下山約10分。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剛好有半日空檔時間,左思右想還是去三峽附近逛逛。三峽真是好地方,有空沒空都可來此爬山,不論長的短的圓的尖的任君挑選。很巧地當天爬完山剛回到家,就看見前輩的「三峽鎮十七寮山.大丘田山(五尖峰)粽串尖連登踏查」的記錄。原來當日錯走北102(安坑路)於2K里程指標過後(路面至此縮減)的路條行進方向,就是往基石剛被挖掘出來的十七寮山、大丘田山(五尖峰)的熱騰騰路線。只可惜時間不足未能前往一探,回頭再重新尋找安新山的登山口,否則若誤走此線剛好趁熱,以後有機會再來走走。

安新山的登山口及登山路徑近況:

1.走三峽橫溪往新店之縣道110,剛過路左保儀宮(橫溪至此約7K)不久的第一條右轉道路為北102,需退回保儀宮停車或駛入對面小道路約30公尺不到的綠園土雞城空地停車(非假日未見到營業)。

2.登山口由保儀宮對面招牌「綠園土雞城20M」之民宅左側小道路進入。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陽明山春色,美景處處,攜二子午後半日遊,順訪尚緣慳一面的兩座小山基石。


日期:2006.3.30(四)
人員:一家四口

本想只有午後的時間,對於今年第一次隨興到陽明山區走走,還是悠閒些。走走步道賞賞花,應該也就心滿意足了,順便享受一下近來北部難得的陽光。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