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加在!當天(8/21)我們原本就是選擇台七甲線回程...(事前並不知情),雖然後來最後關頭抉擇錯誤,在國道五號塞得很痛苦...。
以往在安排山行地點時,通常都會注意當地是否有舉辦活動,否則山沒爬到、又搞得進退兩難,就會讓人很難受的...。
像10月2日(週日)新竹市就有【2011生活飲料盃國際馬拉松嘉年華】(國內三大馬拉松賽之一)登場,那天就要能避之就避之了(這陣子也偶爾會去那裡騎單車),除非你也是參加馬拉松的選手之一...。
好加在!當天(8/21)我們原本就是選擇台七甲線回程...(事前並不知情),雖然後來最後關頭抉擇錯誤,在國道五號塞得很痛苦...。
以往在安排山行地點時,通常都會注意當地是否有舉辦活動,否則山沒爬到、又搞得進退兩難,就會讓人很難受的...。
像10月2日(週日)新竹市就有【2011生活飲料盃國際馬拉松嘉年華】(國內三大馬拉松賽之一)登場,那天就要能避之就避之了(這陣子也偶爾會去那裡騎單車),除非你也是參加馬拉松的選手之一...。
南投市福山景觀吊橋新建工程,橋長二O四公尺、三六二個階梯,較竹山太極峽谷天梯一三六公尺、二O八階還長,因位在八卦山台地而有「八卦山天梯」之稱,預計明年三月完工。
竹山太極峽谷天梯、猴探井都曾拜訪過,這次猴探井興建的「八卦山天梯」,看來到時應該會造成八卦山脈大塞車了...。
印象中確實有一些地名有點紛歧、人云亦云,像到底是「出磺坑」還是「出礦坑」,老是讓人感到迷惑。早年去的時候記得是稱「出磺坑」,後來就「磺」「礦」、傻傻分不清楚,看了這則新聞,所提到的地方都是過去山行常經過、熟悉的名字,能瞭解其典故由來,不僅能正名,也能深入明瞭各地方的歷史背景及其文化根基...。
今年除了恆春地區淹水那次以外,入夏至今應該算是還沒有什麼颱風侵襲,
每當遇到這種情況,走入山林都要格外更小心,
若夏天颱風少,沒有天氣因素干擾,虎頭蜂築巢更快速,也會更壯大...。
記得上次來到這裡,看到的是陽光透照下白皙發亮的烏皮九芎開花:
◎20110424 陽光加持的烏皮九芎﹝陽明山﹞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1723
今天依慣例、在此地短暫停歇,同樣的地點、同樣的燦爛陽光,
從17:00左右離開旭海大草原停車場,還幻想著如何繼續順路攀登...及一路探索...,當然又是用想的比較快。而本來以為公園化的巴塱衛山輕鬆可達,也會有明確指引,手上的資料也說台九線有幾處入口皆可達,結果以為條條大路通羅馬,卻落得在台東濱海公路南下北上往返數趟,在即將天黑之際,才終於在大武北隆宮右側(靠北)找到一條登頂路。由天色微亮開到天色全黑,於18:47終於登頂巴塱衛山,讓人更意外的是除了預料之內的觀景涼亭外,山頂居然還有一戶房舍。狗兒就綁在房舍亭院前,不時對著偶爾接近的我們這群不速之客狂吠,真是對主人抱歉,讓此處世外桃源的靜謐氣氛,有如被我等攪亂一池春水般。小百岳No.96的巴塱衛山,標高324公尺,二等三角點1177號,位於台東縣大武鄉。摸過基石後、繼續在山頂涼亭眺望東海岸夜景及休息,如果山頂沒有住家,我們在舟車勞頓後,倒蠻想就在這裡落腳...。19:02原路回程,行0.3K回抵三叉路口、取右原路陡下摸黑續開2公里左右,返回北隆宮叉路口,約行2.3公里路程即由標高324公尺的巴塱衛山下降至濱海的台九線公路。大武北隆宮大約是在台九線439.1K處,大概是手上資料太老舊,北隆宮入口叉路也不是在台九線路邊,近年可能台九線里程標示也有變動,因此令我們意外花費不少時間找路,而它的雙胞胎兄弟~巴塱衛(標高70公尺,三等三角點815號),就留待明天有緣再訪了。完成了巴塱衛山之行後,開車繼續北上,原欲至台東市找歇腳處,於幾番波折後,意外住宿知本溫泉區,先逛個街、飽餐一頓後再好好休息、養精蓄銳,準備再戰1~2日。
註:查詢資料、巴塱衛山應有四處入口,分別為尚武村、439K(南興休息站旁)、439.6K與441K(南興村),但此行感覺指標及叉路並不明顯,也或許是我們於兩天旅程後有點晃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