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北基山行 (17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陽明山春色,美景處處,攜二子午後半日遊,順訪尚緣慳一面的兩座小山基石。


日期:2006.3.30(四)
人員:一家四口

本想只有午後的時間,對於今年第一次隨興到陽明山區走走,還是悠閒些。走走步道賞賞花,應該也就心滿意足了,順便享受一下近來北部難得的陽光。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期:2006.3.18(六)
人員:一家四口



走過烏來桶後林道幾次了,都是在半路登山或是探路走走,還沒機會行車至林道13K左右的行車終點。看看鳥嘴尖的行程好像也等了一兩年了,這次就把對烏來山區的「螞蟥恐慌症」先丟到一邊,瞧瞧春天的桶後有什麼不一樣?

來到這裡,發現小朋友對這裡有些陌生與好奇,原來以前帶他們來的時候還太小,沒有什麼記憶,比起其他地方,就有點新奇的感覺了。不過說起這烏來地區或是連綿過去的坪林山區,螞蟥實在有夠多。尤其去年趁颱風前由九芎根山連走芋園尖的雨中淒慘行,一家四口倒是不太敢回想。半路開始發威的淒風苦雨加上螞蟥大軍,當真是刻骨銘心的恐怖記憶之一。回到家裡後,連換下來的衣褲鞋子都還泡出一、二十條出來,當日以鹽巴伺候這些傢伙,效果不錯。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期:2006.3.11(六)
人員:一家四口


多年前,按著【臺灣新桃花源導遊系列(2)】書上的的資料,首次拜訪雲森瀑布及尋找組合山樓梯怪樹。賞瀑觀樹後,前行一段山路,第一次看到通往卡保山的叉路,當時對此山的初次印象是山深路遠,還不是當時的我們所敢嚐試。

後來又走了一趟從蜜蜂世界上登組合山再連走雲森瀑布的行程,這是我們第二次經過卡保山的叉路,那時的樓梯怪樹已倒下,傾倒之殘軀還在路旁訴說著悲歌。
當日在通往卡保山的叉路口休息時,剛好遇到一群全身泥巴,疲憊而下的年輕山友步出卡保山叉路,這群年輕人見到叉路口的我們,表情有如重回人間。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波露啊波露,有波又有露,似乎命中註定帶「水」。又叫「哈囉山」的波露啊,等不及要親自拜訪,向你說聲「哈囉」。

看了一些波露山的行程,好像跟雨水都脫不了干係。過年其間,天氣預報與實際狀況頗有差異,雖基本上都是安排往南邊行動比較保險,但食髓知味,還是找個日子往北方走走,安排個可以盡興既不需人擠人又不乏人走動的行程。

但當日進入烏來地區時,陰霾的天空似已向我們告白。雖然還沒有下雨,但心想陰冷的天氣應該是逃不掉的。反正東西準備好了,雨衣燈具也備齊了,萬一真的遇雨或行程受阻,就來個烏來賞櫻行,也是美事。但人就是如此,非得到最後關頭才願意放棄。或許只是一路爬得不舒服,或許只是無法飽覽周遭風景,又或許只是濕滑過程中比較得不到登山的附帶樂趣而已吧?我如是想著。

古人有云: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今有前輩道:須有坎坷行才會有成長。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巧的山稜、不凡的氣勢》石壁連綿展望絕佳--瑪陵五基石連走


◎日期:2009.5.10(日) 母親節  ◎天氣:晴、炎熱  ◎成員:一家四口


  曾於12年前夫妻攜手由火炭坑站造訪瑪陵尖,印象中此山雖不高卻展望奇佳,令人印象非常深刻。此行出發前一個月左右(2009/4),山友前輩才剛打通了一條瑪陵尖連稜路線,可由自強產道石厝坑土地公附近上登瑪陵尖東北峰,再循稜縱走至瑪陵尖及翻過稜線到鞍部三叉路、原路往返瑪陵尖西北峰後,再循徑出大華二路。一次連走可路過五顆基石,在東北峰附近則另有綿延數十公尺【大石壁】風光,也使得我們有了這一次的重遊機緣。這一條稜線、尤其瑪陵尖峰頂,山雖不高,卻擁有不凡的氣勢,此外它的百公尺連綿石壁,應也是連走菁華之一,值得順道一遊!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期:2009.6.20(六)  ◎天氣:晴轉陰轉雨再轉晴  ◎成員:一家四口


  大概從四月初的重遊野柳岬山之“野柳走透透”行程開始,就感受到年度的熱浪滾滾季節已經逐漸到來,不過還是一座山一座山的走,而天氣燠熱的郊山行程,於烈陽曝曬之下體力的流失極為迅速,加上午後雷陣雨的攪局,確實也是令人苦惱,但多年來不曾間斷的爬山習慣,也不太可能因為天氣因素而作罷的。

  記得2005年暑假時兩個兒子還是幼稚園中班及大班年紀,一家四口曾走過五分寮山(蔗腳山)、三貂嶺瀑布群及幼坑古道(十分派出所礦務課271號、三貂嶺礦務課276號、魚寮山建設廳礦補2007號、幼坑山建設廳礦補2028號、幼坑山南鞍礦務課289號)兩趟行程,其中曾路過三貂嶺車站旁的烏塗窟山、獅子嘴奇岩登山口,因時間關係未能順道一遊,沒想到經過將近四年了,在近兩個月基隆五堵附近地區跑了好幾趟之後,總算又想到它們了。南部有蓮花颱風正在逐漸近逼,我們就專程北上安排前往一探獅子嘴奇岩之妙了。

  行經汐止地區時的烏雲密佈、雨點紛飛,讓人有點無奈。幸好越往東北角走,雲氣越開,終於又還我們一個晴朗“炎熱”天候了。近年未走猴牡公路久矣,乍見景觀似有大變,而滄海桑田,原來近年已開闢一條寬大越嶺路,由猴硐車站直通三貂嶺車站楊厝。因為起步時已不早了,加上天氣的不確定因素,就且戰且走,登頂後下切三貂嶺車站坐火車回來,或走O形路線返程,就不受羈絆、到時隨興抉擇了。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期:2009.7.4(六)
天氣:晴轉陰雨,午後二度大雷雨
成員:MYMM夫妻及兩個兒子(小三及小四)


前言:多年前曾在大刀山步道遇雨折返,不過當時年幼的兩個兒子第一次看到食蛇龜,十分驚喜。時隔三載餘,還是挑個炎炎夏日行,仍然是得到"驚"與"洗"的感受,不僅有兩度大雷雨的"驚洗",也遇到野蜂螫人的驚嚇,還好也有乍見七月毬蘭的"驚喜"及享受夏日山林洗禮...。總之只要出門爬山去,或大或小一定會處處有意想不到的"驚"與"喜"呀。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期:2009.7.25(六)
天氣:晴轉雷雨
成員:SamHuang夫妻及兩個女兒(小三及小六)&MYMM夫妻及兩個兒子(小三及小四)


前言:溽暑季節走訪有山有水之地,雙溪地區幾條古道路線是很不錯的選擇,今天準備造訪溪尾寮古道、灣潭古道、烏山古道(另有北勢溪古道亦可連結),其間尚有豎旗山(又名灣潭山)、網形山等可攀登(灣潭古道途中另有夢潭礦務課基石),原本打算走溪尾寮古道經近年開闢之北稜路線越過豎旗山,再繞行古道而回,最終是隨興而行,走了三段完整古道加踢雙泰產道,正好構成菱形的大O路線。早上陽光普照戲水溪畔,前半段極為逍遙,而自網形山之後仍逃不過傍晚雷雨的洗禮,真是一路清涼到底。不過在溪尾寮古道遇到兩處蜂窩,烏山古道遇到一處蜂窩,都位在必經之路,Sam兄帶頭挨了好幾針,卻也讓後頭的親子因此能有所警覺而安然通過!近來登山健行可要小心,沒有颱風攪局,卻反而蜂窩處處,許多地方現在都暗藏蜂螫危機呀。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期:2009.9.19(六)  ◎天氣:晴  ◎成員:一家四口


  台九線新店往坪林方向,於黃櫸皮寮站右轉金溪產道,行約8.6K叉路、取左過橋後,抵達【倒吊蓮山步道路線導覽圖】工寮後方的龜窟山登山口。於倒塌土厝後方登山口有兩條叉路、殊途同歸。


  ※登山口--(60min/1800m)--龜窟山--(70min/2100m)--倒吊子山--(80min/2400m)--倒吊嶺--(40min/1250m)--倒吊蓮--(140min/4300m)--平堵蘇厝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熊空山~又名一百甲山,因山名頗為特別,是早期攀登、留有深刻印象的山峰之一。但歲月悠悠、祇依稀記得當時是在一處小產道旁的杉木林登山口開爬的,但到底真正是從何處起登、現在卻已不復記憶。只記得當時爬熊空山並不是在“熊空”開爬,卻好像是在“有木”起登;印象中當年山徑有點荒涼、一路穿過杉木林、廢棄柑園等,約莫花了兩個小時左右才抵達腹地狹小、芒草圍繞、毫無展望的熊空山頂。而在留下的少許照片旁留白處,僅簡單記載著幾行字:

  ※ 12:10 第二登山口--香菇寮--東行--芒草--雜木林--14:05 基點--14:40 下山--16:00 登山口 ※

讓我們約略得悉當年的情景。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期:2009.10.10(六)
天氣:雨
成員:一家四口


  近期北部山區天氣總是陰沈不佳,但天氣轉涼之後,倒也不再讓人爬山感到汗流浹背。熊空山附近山腹間隱藏著壯觀岩稜石洞景觀~山猴洞,可安排與熊空山、竹坑山、加九嶺山串連、來個大O形;也可與蚋仔尖、火燒寮山繞個小O形。今天北部天候看來依舊不太好,但行於台66線北眺後,還是決定這趟探訪奇洞、順繞O形的行程,明知山有雨、偏向雨中行,就往滿月圓方向走看看了。


  由於熊空山、加九嶺、火燒寮山均已造訪過,也考量熊空山至蚋仔尖之間的果園區有惡犬駐守,加九寮山又有雨後過溪的風險,因此決定繞行小O就好;由山猴洞路線上登後,再直接由蚋仔尖下切、經火燒寮山,再踢行北114線約1.6公里。看地圖比起大O、當然是比較小圈,不過走起來也得費時半日餘,還好此行雨勢最大的時候正好是在山猴洞,舒適的巨大岩洞避雨剛剛好,其上另有一道瀑影乍現 。雖在霏霏細雨中攀行,卻是一趟幽美而悠閒的旅程。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期:2009.10.18(日)
天氣:晴
成員:SamHuang夫妻及兩個女兒(小四及國一)&MYMM夫妻及兩個兒子(小四及小五)


前言:今天因故無法參與Sam兄一家早出晚歸的組合山小樂佩連走行程,但一早仍決定利用近期北部地區難得秋高氣爽的假日,前往滿月圓附近走走。行經北114線時電話聯絡知會Sam兄後,乃促成今日兩家八口共同山遊的機緣。最後雖然陰錯陽差、讓原先想充分活動筋骨的Sam兄一家放棄了小樂佩,但也因此意外品嚐了滿月圓山三條路線中唯一尚未走過、最驚險的處女瀑布峭壁路線。此行可說是棄【小樂】(佩)而得【大樂】,以愜意的腳步充分享受美麗的山林,讓大夥一樣樂在其中。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

  去年八月曾走過阿里磅瀑布及竹子山古道、尖山湖步道、土地公嶺越嶺的串連O形路線,而竹子山古道至竹子山北峰反射板段,據說是一條不太好走的“古道”,且長久以來竹子山、竹子山北峰又屬“禁區”,所以竹子山的壯闊山勢雖讓人嚮往,卻也因此遲遲尚未一探究竟。今日計劃趁天氣轉壞前,北上此季節東北季風經常籠罩的地區碰碰運氣,結果.....。


◎竹子山古道資訊:

  竹子山古道是日據時代就留下來的山道,因位置最偏僻、交通最不便、僅剩當地人知曉,再加上林相變化大,採筍期間才稍有當地人進出,所以當地人稱此路為「家道」,不輕易向人道之,所以是區內最神秘的古道。古道沿兩湖村的兩湖溪左岸上登,.....可上至古道盡頭的竹子山北峰導航板,因屬軍事管制區勿上北峰,此條為昔時阿里磅居民往來草山的便道,以採筍、運茶葉為主(摘錄自【陽明山十大傳奇】林宗盛著)。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站在高崗上,走過今與昔 (2)


 


 


無耳茶壺山,海拔約580公尺左右、無基點;山頂為壺蓋部份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站在高崗上,走過今與昔 (1)


 


九份秋芒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幾年前曾在一本古老登山指南書籍



看過其中描述一座奇怪山名~大牛山



據說山頂有一隻10尺長巨大神牛守護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