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桃園山行 (11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前言】

多年前曾走過桃園大溪十三分山數次,當時曾見過山頭上大約靠近往白石山岔路口附近,立有一顆“總督府圖根補點”,後來聽說遺失了。之後也曾找機會過來走走,也確定這顆基石消失了。這幾年雖然也曾帶著小朋友爬過五寮尖、白石山、石厝坑山、金面山、金山面山等附近山峰,唯獨這個山頭剛好很久沒拜訪了。最近瀏覽uank(圓開)前輩的《五寮尖全稜縱走下慈湖》一文,文中提到:

『1537--1544  十三分山(H606M,圖根補點),遇見一位獨行山友,帶著一把開山刀在整理基石。』

難道總督府圖根補點回來了?這是我的疑問,也引發我一探究竟的動機。也許之前曾有記錄提及,但並沒有特別去注意,而且小朋友沒走過,就決定找個空檔重遊,除了確認這顆基石的謎底以外,也打算順便走走十三分山、白石山路段或是再連走金面山、回味回味.....。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得復興鄉的桃源仙谷還沒開發時,自己曾經獨自來探高遶山﹝光城山﹞(89.4.16)。由霧峰道路中途右上,迂迴上行,攀上陡坡,穿過竹林,雖山徑路況不佳,倒也順利抵達山頂﹝標高702公尺,三等三角點No.6235﹞。曾幾何時,冒出一個美麗的桃源仙谷,猶記桃源仙谷剛開園期間,還沒有特別注意。有一天心血來潮,帶著只比襁褓嬰兒大不了多少的幼兒同行,開車進入霧峰道路後,停車啟登。走著走著卻沒找著昔日登山口,倒是沿著步道,欣賞了半日美麗的鬱金香花海,滿足而歸。四月二十八日這一天,桃園縣民憑證免費入園﹝2007桃園客家桐花季﹞,有這麼好的事情,行程就理所當然改為桃源仙谷走透透的一日遊快樂行,兼賞螢火蟲,還有看看被圈禁在仙谷之內的高遶山到底變得如何了。鬱金香花期已過,園內以鮮豔多色的金魚草為大宗,幾乎觸目所及的地方都已經囊括在園區之內了。目前路線經規畫後已沿途標示有親子級、進階級、挑戰級、達人級等各種不同等級路線,也有觀星步道、搜仙密道、茄苳步道、茄苳百年古木、飛來石、泰雅古道、虎頭山步道、露峰步道、王閣步道等景觀、步道混雜其間、不一而足。雖然親子同行,兩個小朋友是國小低年級,屬於進階級路線以下標示對象。不過趁這次機會走透透仙谷,當然是此行目標囉。走了一天把園區的步道大概走了一、兩圈,連廢產道、過溪獵徑、已規畫入達人級路線的霧峰產道的路底攔沙壩也深入其內,走了一小段。只是園區縱橫開發後的變化,已經不容易發現任何高遶山登山口的蛛絲馬跡了。在傍晚時刻第二度繞回園區高點涼亭~摘星亭,才終於在前方槭樹林中發現破舊路條,不過陡上數分鐘後雜草叢生,已難輕易突圍。因天色向晚,今日探路至此,以後要來再看緣份了。往後若有人欲登此山,可由霧峰道路過橋後的清涼湖親水區池邊上登往櫻花林黃楓林(B),直抵摘星亭,此處為高遶山最後登山口平台,再上行即為雜草叢生的登山小徑。在這段期間因園區夜晚有舉辦螢火蟲觀察活動,可留下繼續參與,也順便讓走了一天的雙腿休息,直至八點多才驅車離去,結束此次探訪。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次的復興三尖,花了六年多的時間,從86年5月自內奎輝探路中匆忙登頂那結山伊始。87年8月霧雨中登頂復興尖山。終於在上巴陵探路卡拉線未果的數年後,於92年12月底攜三歲多幼子,自雪霧鬧登頂夫婦山,得償所願。

第一次的三尖行充滿未知與忐忑。近中午才自內奎輝過溪開爬,倒勾的險崖上攀路,登頂雲霧遮掩的無展望遺憾及帶回兩隻有史以來吃得最飽最大的螞蟥,是那結山首行的深刻記憶片段。復興尖卻是一路的爛泥巴印象,全程在霧雨中登頂,滿眼都是五顏六色的雨衣。遑論視野,連十公尺外的風景亦不可得。而夫婦山除驚訝於那次小孩子竟然能手腳並用,幾乎全程精神飽滿、奮力向上。尤其婦山到夫山陡下再陡上的過程,堅持自己拉著樹枝攀爬陡徑。而登頂的展望竟也出乎意料,原本以為山頂是典型中級山的視野蔽塞窘況。

而第二次的復興三尖,卻是充滿等待與期待的過程,卻也是如此隨緣與隨興的心境。等待與期待的是能找到良辰美景好季節,好好享受山林美宴。隨緣與隨興的是那更從容與悠閒的心情以及全家共赴山林的閒情逸致。95年4月重遊滿山杜鵑的塔曼山後,隨即安排全家同遊復興尖山,幸運地真正認識了尖山的美與峻,也享受豐碩的一趟登高望遠賞花行。壯闊的視野、滿山的杜鵑花、還有那山頂吊床傳來的童真歡笑。而為了趕寒流之際,96年1月底再次回到夫婦山區,欲重溫此處雪景霧淞的美景,但擇日隨緣造訪卻飽受低溫濕寒所苦。登頂夫婦山時,卻又雲霧乍開,遠岫流雲,山色無邊。返程時濕冷依舊,卻漸入佳境。復興尖山趕在最後關頭現身與我們揮手道別,那結山連稜在雲海之上載浮載沉,卻好似與我們訂下再相聚的約定,而兩個小孩子卻記住了夫婦山的「冷」。

96年2月4日,低溫晴朗,一個登高望遠的好日子。去年8月於外鳥嘴連走貴妃山擦肩而過,錯失再訪那結機會後,又想起了這朝暮相望的那結山。七時五十分決定行程後,經石門水庫轉北橫改取羅馬公路(台118)。於59K附近左上12.5K,在抵達部落前取道左方小車道續行車1.2K,於09:30停車土路登山口前。嘎色鬧是新近較易造訪那結的路線,但亦不可小覷。山深路遙之外,也要能悠閒入寶山。自早上出門,那結山身影即一直形影不離,此刻在登山口前更是清楚矗立眼前。09:47起登,循路前行,曲徑通幽。越過石門,穿過樹洞,細細品味大板根。未幾於10:32來到小瀑布,為水管路源頭處。歇息後前行,山徑漸形陡上。11:01經斷巨木空地。11:05開始出現岩壁地形。經一段長陡岩區,沿途偶爾可回望山下城鎮,偶爾可前眺那結。穿梭樹林間山徑,不虞日曬。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期:2007.2.16(五)
人員:一家四口
天氣:晴

04:45 新春佳期第一天,唯恐氣象預測成真(除夕過後北部天氣轉雨),
為了暖暖春陽,起了個大早。整理行囊後出發。
06:18 一路奔馳在幾無人車的北橫漆黑夜色中,來到巴陵。穿過巴陵改
取左往上巴陵約1K後,直接通過收費站。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月來到這條稜線公路兩趟,一次是利用下午時光去散散步及拜訪虎頭山南峰的基石~台灣省政府圖根補點(標高140公尺),順便去看看已經忘了來了幾次的虎頭山基石,展望依舊不錯。

這回仍是一家四口利用傍晚時分去桃園龜山的東嶺頂山瞧一瞧,路況果然不好,還被一條數公尺的長蟲嚇了一跳。因為誤估時間,基石一遊後時間已向晚,另一座附近的山頭有機會再來拜訪了,回頭再到虎頭山區走走。

車行過虎頭山登山口後約300公尺見左手邊立有「福頭山登山口」牌子。停車後步行進入登山口,不取直行山徑,取右上到一個小山頭,即可見到福頭山的基石~住都局048號(標高254公尺),靠崖邊附近另有一顆小小基石。

基石旁立有一個木製牌子「最愛高點360度全方位景點」,本來是想到附近欣賞黃昏景致的,此刻天色漸暗,卻反而看到了全方位的夜景。感覺比附近環保公園的視野還好,不趕路的話上來看看也是不錯。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期:2006.4.22(六)
人員:一家四口

自從第一次爬上尖山,就想再來一次。這次找了一個理由終於要再度拜訪尖山了。

當年在雨中登頂,既無法盡情展望,也未逢杜鵑花開季節。只記得一路的爛泥以及擠滿五顏六色雨衣的山頂,連三角點都被人堆給淹沒,一回首卻已是多年前的往事了。

早上五點多起床時,突然覺得有點懶,也忘了原來要爬尖山的動機,還在想車程是否稍微遠了些,前陣子又下過大雨,有沒有必要再跑到那麼遠的深山裡頭呢?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桃園大溪也有間【龍山寺】,寺後鋪有石階步道,寺左寺右皆可上登。取右行可通過古樸石砌矮牆石階,由左走則穿越幾株巨木成蔭步道。左右相連寺後再拾級而上,短短十幾分鐘的路走來舒適視野甚佳,途中並建有三座休憩涼亭,分別為【福山亭】、【祿山亭】、【壽山亭】,福祿壽一字不缺,滿路祝賀,三喜臨門。

大溪也有個【壽山】,就在壽山亭所在的山頂。展望不錯,既可遠眺青山亦可鳥瞰近景,鳥嘴尖群山中的鴻禧山莊一字排開橫列眼前,壽山山腳下的龍山寺則莊嚴肅穆近在眼前。

壽山,標高222公尺,水準點 HS No.04 (77-7)

登山口資訊:大溪往三峽台三線過妙法寺後,抵永福國小前之永福站旁龍山寺。
登頂時間:全程石階,上山約15分,下山約10分。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期:2009.4.4(六)
天氣:晴
成員:MYMM夫妻及兩個兒子(小三及小四)


前言:位在桃園縣、台北縣、宜蘭縣交界處的巴博庫魯山,不僅擁有一顆一等三角點,也是登高望遠、值得一來再來的山。這一次把握良機隨緣二度造訪,讓午後才起步的我們,不僅得以陶醉於美麗的台灣杜鵑花季饗宴,也在山巔享受了中級山難得越晚越佳的視野。帶著桃北宜之巔的美麗重逢記憶,即使踏著月光摸黑回程,也讓人感到非常滿足而值得。


11:40 值此清明時節天氣卻意外晴朗穩定,一路車行北橫經過明池後,讓我們決定不放棄這難得的巴博庫魯山重遊機緣。過台七線67K里程後,不假思索左轉碎石土路,一路緩上行約700多公尺後,來到一一0號林道柵欄與明池步道叉路口。此刻已接近正午時刻,決定先吃飽再正式上路。(h1200m)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期:2009.8.1(六)
天氣:晴轉陰
成員:MYMM夫妻及兩個兒子(小三及小四)


前言:庫魯山南峰、庫魯山這條北橫復興尖山下的環形路線,已蘊釀許久要去走走,在機緣巧合中臨時造訪,結果不僅順利完成探訪,沒有受到午後雷雨影響,更一路享受了炎炎夏日裡,令人期待的清涼爽快滋味。尤其,走過方知其美!漫遊在幽幽林徑之中,大自然也一路不斷給予美麗回饋,讓人回甘不已。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部數位相機(N牌)是在2003.2.28爬完耳空龜山後,回程時順道至世貿展覽館購買。於是2003.3.1第一次有了數位相機拍攝的山行照片,當然現在已經換了好幾部了,山則仍是不停地在走訪。


 



日期:2003.3.1


天氣:晴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放在心中許久的稜山行程,由於要先闖過第一個關卡--橫渡三光溪,研究前人記錄感覺似乎不易通過,而考量兩個小朋友個小腿短因素,便遲遲未敢安排成行。好天氣已持續好一陣子了,周五忽聞氣象預報說周日天氣即將轉壞,甚至下周一起梅雨即將報到,看來為了闖過第一個關卡--安全渡溪以取得登頂許可證,趁溽暑季節來臨前,應該是要好好把握本週六--連續穩定晴朗天候的尾聲,而無論如何也該是親子一同來嘗試拜訪這座桃園復興鄉偏遠孤傲山頭的時機了。



日期:2009.5.16(六)
天氣:晴(回程短暫太陽雨)
成員:MYMM夫妻及兩個兒子(小三及小四)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二00九年元月二日在苗栗的暖暖冬陽之下,於三灣南庄附近走走幾座郊山,沿途詢問兒子明天去爬唐穗山,有沒有問題呢?隨口問了幾次,而之前他們也早知道這是座頗具挑戰性的山峰,不過也每次都得到兒子天真而堅決的回答:「沒有問題啊!」。既然如此,於是乎等待了約莫一、兩年的深邃唐穗山,就這樣等到了探訪機緣。不知何時,「年輕人的挑戰,中年人的磨練,老年人的惡夢!」這句話成了唐穗山的代名詞,那帶著兩個小朋友的我們,當然也要繃緊神經囉。元月一日、二日天氣不錯,查了氣象資料,三日雖然依舊寒冷,但應該還是不錯,但四日北部似乎就要變天了,心動就行動吧。我想這些年親子也登臨了不少單日爬升1000公尺以上的山峰,對這座下切溪谷約100公尺後,要再爬升約1100公尺的唐穗山,雖然看來應該沒有問題。但依照前人記錄動輒5、6小時才能登頂,又往往午後一、兩點才能登頂而匆匆回程,尤其現在是冬天晝短夜長的日子,讓人實在不敢輕忽。於是我們決定採取『慢慢走當作休息』的策略,一步一腳印,以緩步而上、慢走賞景不作長休息的方式,以盡情享受中級山樂趣的心情,邁開腳步歡喜迎向這片美麗山域,朝著這座擁有很多巨木的唐穗山一路前進了。




【唐穗心情軌跡】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兩年前(2007年)的10月27日,兩家八口的親子隊伍,曾在山毛櫸變妝秀季節、一同走過南北插縱走的《小烏來古道西段~南北插最低鞍部~1689峰~赫威神木群》的北插天山段O形連走行程,費時近十二小時、完成了南北插主稜左半邊的繽紛圓圈。當初約定要繼續完成的另外一個右半邊繽紛圓圈--《小烏來古道西段~南北插最低鞍部~保阿爾山(1653峰)~盧平山~南插天山》段,在睽違兩年後,終於又要在山毛櫸變妝秀季節裡成行了。小朋友聽說要再爬一次南北插縱走行程,這次也一樣興奮,並期待著周六的到來。而天氣的預報,也帶來了晴朗而穩定的好消息;當然,早出晚歸也依舊是少不了的囉。


日期:2009.11.7(六)
天氣:晴
成員:SamHuang夫妻及兩個女兒(小四及國一)&MYMM夫妻及兩個兒子(小四及小五)

風之足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